【桂林日報訊】(記者李思靜)1月30日,市委常委李軍率調研組赴位于灌陽縣的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紅色遺址點,走訪了解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廣西段項目建設進展。
調研組首先來到夏云渡口舊址,察看渡口碼頭及周邊設施建設情況。施工現場,步道、涼亭、公共衛生間等基礎設施建設已現雛形,人文景觀布置正有序推進。據了解,紅軍長征過灌陽時曾駐扎在水車及夏云屯,書寫了大量珍貴的紅軍標語,留下了“一床紅軍被”等軍民魚水情深的感人故事。
調研組指出,在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廣西段項目建設中,文化賦能是關鍵。紅色遺址點在接下來的規劃建設中,雕塑、展陳等反映歷史文化的內容要做到與藝術的有機統一,兼具審美性與功能性。
隨后,調研組走訪了永安關長征步道,聽取了紅色遺址點數字化建設的匯報。施工現場,登山步道、紅軍驛站建設和街道兩邊的太陽能路燈安裝均已完成,點位各項建設進入完善階段。資料顯示,1931年1月,紅七軍北上中央蘇區時從此經過,與當時駐守在永安關的湘軍發生激戰。1934年9月,紅六軍團西征時前鋒部隊與永安關下的蔣家嶺守敵發生激戰。1934年11月,中國工農紅軍軍委第一縱隊和第一軍團、第三軍團一部、第五軍團十三師長征時經永安關進入廣西灌陽縣。
調研組指出,要充分認清廣西段項目建設的重要意義。在后續建設中,紅色遺址點的功能作用還要以當地百姓生活為本位,融入鄉風文明建設,建成當地群眾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重要場所。
調研組強調,各部門單位要著眼長遠、緊貼實際、合理布局,進一步優化實施方案,推進項目建設進度。要加強統籌協調,強化頂層設計,做好紅色遺址點數字化建設,增強游客體驗感。要加強項目日常管理,積極協調項目資金,把上級部門與專家意見落到實處,切實把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廣西段項目建成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