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日報訊】(記者周文俊 通訊員陽馨瑩)記者從市體育局獲悉,自治區體育局近日下發通知,對全區10個訓練單位14個廣西競技體育重點項目后備人才小高地進行命名。其中,我市2個體校共獲命名3個后備人才小高地:桂林市體操項目被命名為廣西體操項目后備人才小高地;桂林市體育運動學校分別被命名為廣西舉重項目、廣西田徑項目后備人才小高地。
據了解,廣西競技體育重點項目后備人才小高地培育周期為2022-2025年,自治區體育部門將在周期內每年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用于維護場地設施、購置體育器材裝備、教練員培養等方面。
通知要求,小高地建設單位要在擴大在訓人數、輸送體育后備人才、建設教練員隊伍、增加基層訓練點、提升場地條件、加強科學訓練等方面開創新經驗、做出新成效,以點帶面推動項目高質量發展,為競技體育后備人才梯隊建設作出貢獻。
據介紹,桂林市體操學校目前設有體操、藝術體操、蹦床、技巧、大眾競技健美操共5個運動項目,向各級運動隊輸送運動員200余名,61人獲“運動健將”,培養世界冠軍9名。近年來,抓住與廣西女子體操隊共建機遇,推動競技水平不斷提升。2020-2022年周期,學校運動員參加全國比賽獲13金9銀9銅,前三名數量同比增加63%。桂林市體育學校多年來通過開展集訓、合作共建、共建聯辦等形式,廣泛開展運動員選材工作,為田徑、舉重項目選拔生源提供可靠的“源頭活水”。同時,通過強化運動員科學訓練、引進專業化高水平教練員、完善體育設施、深化體教融合等措施,先后為上級單位輸送了一批優秀的體育后備人才,包括唐靈生、肖建剛、唐德尚、梁義娜、李鳳丹、廖羽、莫蕓等舉重和田徑項目的奧運冠軍、世界冠軍、全國冠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