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和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是廣西東北部地區及桂湘交界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中心。桂林市轄秀峰、疊彩、象山、七星、雁山、臨桂6個區,陽朔、靈川、全州、興安、永福、灌陽、龍勝、資源、平樂、恭城10個縣(自治縣)及荔浦市。區縣下轄13個街道辦事處,88個鎮、46個鄉其中有15個民族鄉,240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654個村民委員會。全市戶籍總人口540萬人。
【查看詳情】
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22.8%、22.8%和54.4%,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68.4%、50.9%和-19.3%。
【查看詳情】
桂林市位于南嶺山系西南部,地處湘桂走廊南端,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地處東經109°36'50″—111°29'30″,北緯24°15'23″—26°23'30″,境域南北長236公里、東西寬189公里。北部及東北部與湖南省交界,東南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接壤,南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及來賓市毗鄰,西部及西南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相接,總面積2.78萬平方公里,占廣西壯族自治區總面積的11.74%。
【查看詳情】
桂林位于泛珠三角、西南、東盟三大經濟圈的結合部,地處成渝經濟區、中部經濟試驗區、泛珠三角經濟區、泛北部灣經濟區的交匯處,是溝通國內西南與華南沿海經濟的橋梁,是貫通國內與東盟的樞紐。桂林交通便捷,自秦開鑿靈渠溝通珠江、長江兩大水系起,桂林就一直是聯系嶺南與長江流域的咽喉要地。目前,桂林已構筑航空、鐵路、公路、水運等四通八達的復合式、立體化便捷的交通網絡,桂林區域性交通樞紐地位凸顯。
【查看詳情】
桂林歷史悠久。據市區寶積巖和甑皮巖洞穴發現的遺物考證,距今約一萬年前,桂林就有人類祖先活動。夏、商、周時期,桂林是“百越”人的居住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開鑿靈渠,溝通湘、漓二水后,桂林便成為“南連海域,北達中原”的重鎮?!肮鹆帧敝?,始于秦代,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桂林郡因當地盛產玉桂而成名,這是“桂林”名稱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今桂林設始安縣,隸屬荊州零陵郡。東漢時改屬始安侯國。三國時先屬蜀,后歸吳。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縣,郡縣治所都在今之桂林。隋唐時屬嶺南桂州總管府。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修城于獨秀峰南,貞觀八年(634年)改名臨桂縣,屬桂州始安郡,光化三年(900年)始,屬靜江節度...
【查看詳情】
桂林旅游資源類型實體初步統計為1099處,其中地文景觀類231處,占21.0%;生物景觀類112處,占10.2%;水文景觀類78處,占7.1%;歷史遺產類364處,占33.1%;現代人文與抽象人文景觀類164處,占15.0%;旅游服務景觀類150處,占13.6%。在自然、人文、旅游服務三大景觀資源系列中,以山水景觀資源和人文景觀資源為主。
【查看詳情】